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基层 > 王凤楼

让民生跟着“民声”走——

2016-10-11 14:40:27 来源:  作者:
摘要:政之所兴,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,在逆民心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得民心者的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,这是亘古不变的历史真理。

 
 
王凤楼镇增进民生福祉,助力大美凤楼
 
  政之所兴,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,在逆民心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得民心者的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,这是亘古不变的历史真理。
 
  “民之所望,施政所向。群众的事就是大事,我们要想百姓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为老百姓办好事、办实事,始终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。”王凤楼镇党委书记仇洪雷同志这样说。
 
  民生连民心,民心牵镇运。近年来,王凤楼镇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省、市、县关于民生的一系列决策部署,坚持以“以民为本、依法行政、真抓实干、促进发展”为工作理念,以“改善和保障民生”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始终把百姓挂在心上,把民生抓在手上,把冷暖放在心间,竭力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让民生跟着“民声”走,解民忧,润民心。
 
夯实民生之本——
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双区同建
 
  岁寒尤应念民生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多年来,王凤楼镇党委政府多次下村走访,倾听“民声”,新建变电站1处,新挖沟渠5条,全长9000米,清挖沟渠21条,全长25600米,新建桥梁75座、维修危桥32座,完成全长7.5公里的德惠新河清淤工程。改造乡村公路90余公里,实现村级公路联网互通,完成318省道升级改造,国防战备道修建。打通总长880米的凤凰路北延段和纸厂北路西延段道路并竣工通车,城镇驻地形成“三纵四横”交通格局。在德惠新河和京沪高铁沿线2400亩的市级大绿化工作中,共计植树13.5万株,改善了辖区生态环境,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配套完善,为全镇农业和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,更为百姓带来了便利。
 
 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,推进城乡统筹发展。多年来,王凤楼镇党委政府以双区同建为契机,全面启动凤凰城小区、古郡社区、凤都花园等3个社区建设。先后规划建设了镇驻地主要街道,对文化街、工业路等6条主要街道进行了重新铺油,安装路灯150盏,新修排水设施1.2万米,铺花砖8.6万平方米,铺装路牙石2.6万米,种植绿化树木1.5万株,铺设供水管道1.3万米,铺设供暖管道2100米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大大提高了城镇人口的生活居住水平,改善了民声条件,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。
 
助力民生之源——
加大硬件投入,调整产业结构
 
  把群众需求作为“第一信号”,把改善民生作为“第一使命”。多年来,王凤楼镇党委政府致力于教育、医疗等硬件设施的投入,新建小学一处,改扩建小学5处,新建的古郡小学,占地面积19700平方米,教学楼建筑面积1495.32平方米,投资188.32万元,可招纳10个班,400名学生,新建中心幼儿园1所,可招纳幼儿200余人,对宋寨、张辛、王功臣等6所小学的校舍、院墙等进行了修缮,目前张士府小学正在新建综合教学楼一栋、学生宿舍一处、餐厅一处,王凤楼中心小学、王功臣小学、宋寨小学改造提升规划正在加紧实施,同时购置了标准化校车8辆,解决了偏远地区儿童上学难问题;新建镇卫生院公共服务楼1栋,新增床位30张;新建标准化卫生室29个;全面提升了辖区群众教育、医疗服务水平。
 
  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。为了更好的帮助贫困户脱贫,探索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势在必行。王凤楼镇党委书记亲自走出去考察适合适合农业发展的新项目,为产业结构调整遴选好项目,先后走访考察日照东港蓝莓生产基地和济宁鱼台毛木耳生产基地。根据实际情况,最终确定积极培植毛木耳这一特色产业,该镇依托盛达农场这个龙头企业,形成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的发展模式,目前该公司计划投资1500万元,建设60个标准化的毛木耳高效种植示范棚,同时建设一条日生产能力达到5万袋菌包的生产线,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生产毛木耳150万斤,产值1500万元;韭菜是王凤楼镇传统产业,借助去年韭菜行情好的优势,该镇大力鼓励引导群众发展韭菜产业,成立种植协会,打造无公害韭菜品牌,提高韭菜产品的附加值。逐渐在形成菌菜齐发展的产业格局。产业结构的调整,让贫困户日渐脱贫,让普通农户奔向小康,让小康百姓愈加富裕。
 
  心系群众冷暖,情牵百姓民生,风雨兼程披荆棘,而今迈步正当时。王凤楼镇党委政府承载着5万多人的民生厚望,把“为人民服务”落到实处,倾听民声解民忧,和风细雨润民心,让民生跟着“民声”走,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人居环境,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,从而为建设“大而强,富而美”的新凤楼提供新的助力。(张峰)
 

 

热门推荐
返回顶部